Gansu Agriculture. 
									
                            		0, (): 
		                            8.
                            	
								
								
                            	
							
							
								
                            	
                            
                            
							
	                         	
	                         	
	                         	
	                         	
	                         	
	                         	
	                         	
	  							
	                         
							
								 
	摘 要:2021年秋播时庄浪县以“旱地小麦膜侧宽幅匀播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项目为依托,实施了旱地冬小麦膜侧宽幅匀播抗旱增产机理试验。结果表明:膜侧宽幅匀播产量为7 192.35 kg/hm2,全膜覆土穴播产量为6 699.45 kg/hm2,膜侧沟播产量为6 423.90 kg/hm2,均比传统条播(CK)增产,因此大田生产中力推膜侧宽幅匀播栽培技术,同时积极探索全膜覆土穴播和膜侧沟播栽培技术。
 
	  关键词:冬小麦;膜侧宽幅匀播;抗旱;增产
 
	  
 
	  甘肃省旱作区由于干旱少雨导致小麦产量低而不稳,种植效益低下。地膜小麦特别是全膜覆土穴播栽培技术增产、增收效果显著,但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推广应用带来的地膜污染对旱作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高效性带来严重挑战。为此,特研究和探索新型绿色环保型集雨保墒栽培技术——膜侧宽幅匀播抗旱增产机理保墒技术,以期寻求新的覆盖种植模式。2021年秋播时庄浪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在旱地梯田进行冬小麦膜侧宽幅匀播抗旱增产机理试验,对其基本苗、越冬率、株高、成穗数、千粒重、穗粒数、产量及不同种植模式对温度、水分的影响等进行了研究。现将旱地冬小麦膜侧宽幅匀播抗旱增产机理试验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设在庄浪县通化镇韩湾村耕地,前茬作物为小麦,土质为黄绵土,pH值8.6,有机质12.89 g/kg,速效氮114 mg/kg,速效磷29.3 mg/kg,速效钾283 g/kg。
 
	1.2 供试材料
 
	  供试冬小麦品种为兰大211。
 
	1.3 试验方法
 
	  试验采取不同种植模式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设全膜覆土穴播、膜侧宽幅匀播、膜侧沟播、传统条播(CK)4个处理,小区面积2 m×6 m=12 m2,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各处理施肥量相同,结合整地一次性施有机肥750 kg/hm2、尿素390 kg/hm2、普通过磷酸钙750 kg/hm2、硫酸钾150 kg/hm2,播前混合均匀撒在地表深耕翻入地下,耙耱平整后划出小区,然后按设计要求进行播种,其他管理同大田。
 
	  全膜覆土穴播:采用1.2 m地膜全地面平铺,上面均匀撒一层1 cm左右的薄土,然后用人力穴播机播种,播种深度3~5 cm,行距16 cm,穴距12 cm,播量为225~300 kg/hm2。
 
	  膜侧宽幅匀播:人工起垄,垄与垄之间形成垄沟,垄面呈圆弧形,垄宽25 cm、垄高10 cm、垄沟15 cm,然后用宽35 cm的地膜覆盖在垄面上,垄沟不覆膜,垄上每隔3~5米打一土腰带。在垄侧沟内进行宽幅匀播,播深3~5 cm,播幅宽15 cm,幅距(播幅宽+垄宽)为40 cm。播量与常规条播相同(由于膜侧宽幅匀播行距40 cm,较常规条播增加1.66倍,播幅內播种量需要增长166%。具体播种量调节办法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
 
	  膜侧沟播:人工起垄,垄与垄之间形成垄沟,垄面呈圆弧形,垄宽25 cm、垄高10 cm、垄沟15 cm,然后用宽35 cm的地膜覆盖在垄面上,垄沟不覆膜,垄上每隔3~5米打一土腰带。在沟内播种2行小麦,播深3~5 cm,幅距(垄宽+沟宽)为40 cm,平均行距20 cm。播量与常规条播相同(由于膜侧沟播平均行距20 cm,较常规条播的15 cm增大33%,需要行内增密33%。具体播种量调节办法如下:假如当地常规条播对照田播种量225 kg/hm2,则膜侧宽幅匀播按照300 kg/hm2调准播种机,然后播种)。
 
	  传统条播(CK):庄浪县旱作区播量为225 kg/hm2,深度3~5 cm,行距15 cm,适期播种。
 
	1.4 气象因素
 
	  小麦全生育期降雨量为291.7 mm,比历年降雨量279 mm多12.7 mm;平均气温8.0 ℃,比历年气温6.9 ℃高1.2 ℃。其中,9—12月降雨量121.5 mm,比历年同期降雨量67.8 mm,增加53.7 mm,苗期降雨多,底墒足,为小麦苗情促弱转壮和丰产打下基础。2022年3—5月降雨量74.3 mm,比历年同期降雨93.3 mm少19.0 mm;平均气温10.8 ℃,比历年气温8.9 ℃高1.9 ℃,降雨偏少,气温偏高,对小麦拔节和孕穗不利,6月降雨73.0 mm,保证了小麦正常灌浆。在2022年5月1—3日遭遇低温冻害1次,对小麦成穗有一定影响。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种植模式对生育期的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全膜覆土穴播生育天数为263 d,较传统条播(CK)迟2 d;膜侧宽幅匀播和膜侧沟播生育天数均为262 d,较传统条播(CK)迟1 d。
 
	表1 不同种植模式物候期和生育期
 
	 
	                                                                
		
		
			
				
				| 
						处理
					 | 
						物候期(月-日)
					 | 
						生育天数
					 
						(d)
					 | 
			
				
				| 
						播种期
					 | 
						出苗期
					 | 
						分蘖期
					 | 
						拔节期
					 | 
						孕穗期
					 | 
						扬花期
					 | 
						灌浆期
					 | 
						成熟期
					 | 
			
				
				| 
						全膜覆土穴播
					 | 
						09-26
					 | 
						10-15
					 | 
						11-18
					 | 
						04-17
					 | 
						05-10
					 | 
						05-19
					 | 
						05-30
					 | 
						07-05
					 | 
						263
					 | 
			
				
				| 
						膜侧宽幅匀播
					 | 
						09-26
					 | 
						10-15
					 | 
						11-18
					 | 
						04-17
					 | 
						05-10
					 | 
						05-19
					 | 
						05-28
					 | 
						07-04
					 | 
						262
					 | 
			
				
				| 
						膜侧沟播
					 | 
						09-26
					 | 
						10-15
					 | 
						11-18
					 | 
						04-17
					 | 
						05-10
					 | 
						05-19
					 | 
						05-28
					 | 
						07-04
					 | 
						262
					 | 
			
				
				| 
						传统条播(CK)
					 | 
						09-26
					 | 
						10-15
					 | 
						11-18
					 | 
						04-18
					 | 
						05-12
					 | 
						05-20
					 | 
						05-29
					 | 
						07-03
					 | 
						261
					 | 
		
	
 
 
 
	2.2 不同种植模式对经济性状的影响
 
	从表2可以看出,不同种植模式基本苗为484.5万~496.5万株/hm2,以膜侧沟播基本苗最高,为496.5万株/hm2;全膜覆土穴播基本苗最低,为484.5万株/hm2。全膜覆土穴播和传统条播(CK)越冬率基本持平。膜侧宽幅匀播越冬率比传统条播(CK)低2.6个百分点;膜侧沟播越冬率比传统条播(CK)高0.8个百分点。拔节期总茎数全膜覆土穴播为790.5万穗/hm2,膜侧宽幅匀播为739.5万穗/hm2,膜侧沟播为804.0万穗/hm2,传统条播(CK)为723万穗/hm2,全膜覆土穴播、膜侧宽幅匀播、膜侧沟播比传统条播(CK)分别高67.5万穗/hm2、16.5万穗/hm2、81.0万穗/hm2。全膜覆土穴播与传统条播(CK)单株分蘖数均为1.2个;膜侧宽幅匀播、膜侧沟播单株分蘖均为1.1个,比传统条播(CK)少0.1个。全膜覆土穴播、膜侧宽幅匀播、膜侧沟播株高分别为78.6 cm、81.8 cm、77.9 cm,比传统条播(CK)71.3 cm分别高7.3 cm、10.5 cm和6.6 cm。全膜覆土穴播、膜侧宽幅匀播、膜侧沟播穗长分别为8.7 cm、8.2 cm和8.0 cm,比传统条播(CK)穗长7.5 cm分别长1.2 cm、0.7 cm和0.5 cm。穗数全膜覆土穴播比传统条播(CK)低20.70万穗/hm2,膜侧宽幅匀播比传统条播(CK)低3.15万穗/hm2,膜侧沟播比传统条播(CK)低14.1万穗/hm2。穗粒数全膜覆土穴播比传统条播(CK)多8.14粒,膜侧宽幅匀播比传统条播(CK)多5.76粒,膜侧沟播比传统条播(CK)多2.38粒。千粒重全膜覆土穴播比传统条播(CK)轻2.0 g,膜侧宽幅匀播和膜侧沟播较传统条播(CK)分别多3.1 g和3.8 g。
 
	表2 不同种植模式经济性状
 
	 
	                                                                  
		
		
			
				
				| 
						处理
					 | 
						基本苗
					 
						(万株/hm2)
					 | 
						越冬率
					 
						(%)
					 | 
						拔节期总茎数
					 
						(万穗/hm2)
					 | 
						单株分蘖数(个)
					 | 
						有效分蘖率(%)
					 | 
						株高
					 
						(cm)
					 | 
						穗长
					 
						(cm)
					 | 
						成穗数
					 
						(万穗/hm2)
					 | 
						穗粒数
					 
						(粒)
					 | 
						千粒重
					 
						(g)
					 | 
			
				
				| 
						全膜覆土穴播
					 | 
						484.5
					 | 
						93.4
					 | 
						790.5
					 | 
						1.2
					 | 
						84.5
					 | 
						78.6
					 | 
						8.7
					 | 
						437.85
					 | 
						37.03
					 | 
						48.6
					 | 
			
				
				| 
						膜侧宽幅匀播
					 | 
						486.0
					 | 
						91.2
					 | 
						739.5
					 | 
						1.1
					 | 
						85.2
					 | 
						81.8
					 | 
						8.2
					 | 
						455.40
					 | 
						34.65
					 | 
						53.7
					 | 
			
				
				| 
						膜侧沟播
					 | 
						496.5
					 | 
						94.6
					 | 
						804.0
					 | 
						1.1
					 | 
						83.7
					 | 
						77.9
					 | 
						8.0
					 | 
						444.45
					 | 
						31.27
					 | 
						54.4
					 | 
			
				
				| 
						传统条播(CK)
					 | 
						489.0
					 | 
						93.8
					 | 
						723.0
					 | 
						1.2
					 | 
						84.4
					 | 
						71.3
					 | 
						7.5
					 | 
						458.55
					 | 
						28.89
					 | 
						50.6
					 | 
		
	
 
 
 
	2.3 不同种植模式对产量的影响
 
	  膜侧宽幅匀播折合产量7 192.35 kg/hm2,比传统条播(CK)5 702.40 kg/hm2增产1 489.95 kg/hm2,增产率26.13%,居第一位;全膜覆土穴播折合产量6 699.45
kg/hm2,比传统条播(CK)增产997.05 kg/hm2,增产率17.48%,居第二位;膜侧沟播折合产量6 423.90 kg/hm2,比传统条播(CK)增产721.5 kg/hm2,增产率12.65%,居第三位;传统条播(CK)折合产量居第四位。各处理经方差分析表明:区组间差异不显著(F区组=0.128 0<F0.05=5.143 3),处理间差异达显著水平(F处理=3.897>F0.05=3.587 4)。经多重比较,膜侧宽幅匀播和全膜覆土穴播、膜侧沟播3个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传统条播(CK)、全膜覆土穴播、膜侧沟播3个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膜侧宽幅匀播和传统条播(CK)2个处理之间差异达显著水平。
 
	表3 不同种植模式产量结果
 
	 
	                                                           
		
		
			
				
				| 
						处理
					 | 
						小区产量(kg/12 m2)
					 | 
						折合产量
					 
						(kg/hm2)
					 | 
						较对照增产
					 
						(kg/hm2)
					 | 
						增产率
					 
						(%)
					 | 
						位次
					 | 
			
				
				| 
						Ⅰ
					 | 
						Ⅱ
					 | 
						Ⅲ
					 | 
						平均
					 | 
			
				
				| 
						全膜覆土穴播
					 | 
						7.32
					 | 
						8.51
					 | 
						8.29
					 | 
						8.04
					 | 
						6 699.45
					 | 
						997.05
					 | 
						17.48
					 | 
						2
					 | 
			
				
				| 
						膜侧宽幅匀播
					 | 
						8.90 
					 | 
						8.37
					 | 
						8.62
					 | 
						8.63
					 | 
						7 192.35
					 | 
						1 489.95
					 | 
						26.13
					 | 
						1
					 | 
			
				
				| 
						膜侧沟播
					 | 
						7.89
					 | 
						8.45
					 | 
						6.78
					 | 
						7.71
					 | 
						6 423.90
					 | 
						721.5
					 | 
						12.65
					 | 
						3
					 | 
			
				
				| 
						传统条播(CK)
					 | 
						6.98
					 | 
						6.41
					 | 
						7.14
					 | 
						6.84
					 | 
						5 702.40
					 | 
						—
					 | 
						—
					 | 
						4
					 | 
		
	
 
 
 
	2.4 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从表4可以看出,全膜覆土穴播、膜侧宽幅匀播和膜侧沟播3个处理全生育期0~25 cm土壤平均温度为全膜覆土穴播18.7 ℃,膜侧宽幅匀播18.8 ℃,膜侧沟播18.5 ℃,均高于传统条播(CK)0~25 cm土壤平均温度18.0 ℃。
 
	表4 小麦各生育期0~25 cm土壤温度统计 单位:℃
 
	 
	                                                        
		
		
			
				
				| 
						处理
					 | 
						起身期
					 | 
						拔节期
					 | 
						抽穗期
					 | 
						扬花期
					 | 
						灌浆期
					 | 
						成熟期
					 | 
						收获期
					 | 
						平均
					 | 
			
				
				| 
						全膜覆土穴播
					 | 
						7.6
					 | 
						15.0
					 | 
						17.5
					 | 
						16.1
					 | 
						22.3
					 | 
						25.2
					 | 
						27.5
					 | 
						18.7
					 | 
			
				
				| 
						膜侧宽幅匀播
					 | 
						7.5
					 | 
						13.3
					 | 
						18.0
					 | 
						19.2
					 | 
						21.9
					 | 
						24.6
					 | 
						27.3
					 | 
						18.8
					 | 
			
				
				| 
						膜侧沟播
					 | 
						7.9
					 | 
						15.1
					 | 
						17.9
					 | 
						14.3
					 | 
						22.8
					 | 
						24.6
					 | 
						26.7
					 | 
						18.5
					 | 
			
				
				| 
						传统条播(CK)
					 | 
						8.3
					 | 
						14.9
					 | 
						15.2
					 | 
						15.5
					 | 
						21.9
					 | 
						23.8
					 | 
						26.5
					 | 
						1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