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农业

所属专题: 乡村振兴

• •    

[乡村振兴] 宁夏多维贫困测度及反贫困路径研究#br# ——基于西海固地区的实证调查

李佳慧(1997-),女,河南安阳人,北方民族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农村发展与金融支持;联系电话:18567721636E-mail: 1345817535qq.com 通讯作者:乔志霞(1978-),女,甘肃岷县人,北方民族大学大学教师,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联系电话:15121882759E-mail: xiaoqiao1619@163.com   

  • 出版日期:2022-12-26 发布日期:2022-12-26
  • Online:2022-12-26 Published:2022-12-26

摘要:

摘要:2020年我国绝对贫困消除后,贫困治理的重心将从一维收入型贫困转变为多维福利型贫困。为了识别多维贫困发展现状并探索后精准扶贫时代下的新型反贫困路径,基于2020年宁夏西海固地区西吉县、海原县和彭阳县的微观调查数据,采用A-F双阈值法测算三县和整体的农户家庭多维贫困指数并对其进行分解。结果表明:宁夏西海固地区存在一定程度的多维贫困,但地区间发展较为均衡;教育、健康、能力资本和金融资本是导致多维贫困的主要原因。据此,建议从能力培育、社会保障、金融服务、设施建设等方面探究宁夏贫困地区多维贫困治理的具体路径。

关键词:多维贫困;A-F方法;西海固地区

 

 


2020年我国如期打赢了脱贫攻坚战,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但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新起点。一方面,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突出,西部农村地区致贫返贫因素更为复杂,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面临多重考验;另一方面,乡村振兴是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方面的全面振兴,过去以“两不愁、三保障”为标准的绝对贫困治理必将转向多维视角下的相对贫困治理。此外,十四五规划中明确强调在西部地区脱贫县集中支持一批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作为西部民族省份之一的宁夏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宁夏西海固地区包括西吉、海原、固原(原州区)、隆德、泾源、彭阳6个贫困县区,是宁夏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和核心区,也是全国贫困地区中难啃的“硬骨头”,曾被联合国粮食开发署认定为最不适合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精准扶贫方略实施以来,西海固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201116日,西吉县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至此宁夏9个贫困县区全部实现脱贫摘帽。

在此背景下,本文基于宁夏西海固地区的实地调研数据构建多维贫困指标体系,采用A-F方法测算宁夏多维贫困现状,并据此提出后精准扶贫时代下的反贫困路径,有利于精准定位农户需求、识别贫困地区发展的薄弱环节,为巩固宁夏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开展乡村振兴指明侧重方向。

一、多维贫困测度方法

Amartya Sen提出“能力贫困”[1]的观点以来,学术界对贫困的判断标准从单一的“收入低下”拓展到教育、健康、生活质量等多维视角,如何捕捉或测量多维贫困也成为国内外学者们关注的焦点。目前应用最广多维贫困测度方法是AlkireFoster提出的A-F[2],又称双阈值法,其核心思想是:对每个维度内的指标设定贫困阈值以判断个体在单指标上的贫困状况;设定多维度贫困阈值以判断个体是否存在多维贫困,其具体步骤如下:

(一)维度及指标选取

假定有n个农户样本,每个样本有d个贫困测度指标,设矩阵表示农户在维度上的样本观测值,=1,2,3…n=1,2,3…d

(二)双阈值下的多维贫困识别

首先对每个指标都设定一个贫困标准,当时视为农户在维度贫困,否则视为不贫困,用贫困剥夺矩阵表示,。然后运用等权重法即每个维度权重相等,每个维度下指标权重相等的原则给每个维度指标赋权,用表示各指标权重,且=1,将加权后的贫困剥夺矩阵中的元素横向相加得到农户在所有维度上的总剥夺得分,即。其次,通过设定多维贫困维度的阈值即第二临界值)来判断农户是否处于多维贫困状态,若,表明该农户存在多维贫困,反之则不存在,进而构造多维贫困剥夺份额矩阵。为方便计算贫困发生率和贫困剥夺份额,进一步构建矩阵

(三)多维贫困指数的构建和分解

在农户多维贫困状况识别的基础上,本文基于A-F理论构建多维贫困指数的指标体系,具体指标如下:

多维贫困发生率,表示多维贫困人口占比。

多维贫困剥夺份额,表示平均每个指标被剥夺的维度数与多维贫困人数之比,也称平均缺失份额。

多维贫困指数,表示多维贫困发生率与多维贫困剥夺份额的乘积,也称调整的多维贫困发生率、多维贫困广度指数。

为进一步探究多维贫困主要成因,假设维度的多维贫困的贡献率为为处于多维贫困状态下()的农户在维度上的贫困发生率,为各指标权重,则维度对农户多维贫困指数的贡献度为:=0,1,2[3]

二、宁夏多维贫困测度与结果分析

(一)数据来源

学界通常基于微观调查数据开展多维贫困测度研究,比如李波、刘丽娜,施琳娜、文琦,李宏等学者均基于实地调查数据分别测度云南、宁夏和青海的民族地区多维贫困状况[4][5][6]。本文所用调查数据来源于2020年宁夏西海固地区西吉县、海原县、彭阳县7个乡(镇)、11个村的共计321份有效调查问卷,其中西吉县108份,海原县107份,彭阳县106份。调查内容广泛,样本量大、时效性强,为本文开展多维贫困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

(二)多维贫困指标体系构建

贫困维度的选择和指标设置方面,本文在“两不愁、三保障”的贫困识别标准的基础上参考王小林、冯贺霞,解安、侯启缘,谢家智等诸多学者的多维贫困指标体系设计[7][8][9],并结合调查问卷内容构建了包含11个维度和26个具体指标的多维贫困指标体系,具体指标、解释与赋值、临界值的设定如表1所示。


1:多维贫困指标体系设计

维度

具体指标

指标解释与赋值

临界值

收入

人均纯收入

家庭人均年纯收入(元)

中位数的40%

教育

人均受教育程度

家庭劳动力人均受教育年限:0=文盲;6=小学;9=初中;12=高中;13=中专;15=大专;16=本科

12

健康

家庭成员健康状况

家庭成员整体健康状况自评:1=非常差,有重残疾病人;2=很差,有大病;3=较差,慢性病;4=一般,易患病;5=健康

4

社会保障

医疗保险

受访者是否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1=是;0=

1

养老保险

受访者是否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1=是;0=

1

 

 

 

生产资料

人均耕地面积

家庭人均耕地面积(公顷)

0.02

耕地质量

耕地质量自评:1=非常差;2=较差;3=一般;4=较好;5=非常好

4

生产用水

生产缺水程度:1=非常缺;2=较缺;3=一般;4=不太缺;5=不缺

4

生产工具

家庭共有生产设备种类数

1

 

 

生活资料

住房类型

家庭主要住房类型:1=草房;2=土木房;3=砖木房;4=砖瓦房;5=混凝土房

3

做饭燃料

家庭主要做饭燃料:1=柴草;2=煤;3=电;4=天然气、煤气;5=太阳能

4

饮用水

饮用水来源:1=池塘或河流;2=井或泵;3=自来水

3

耐用消费品种类

家庭共有耐用消费品种类

3

卫生设施

是否有冲水厕所:1=是;0=

1

洗澡设施

是否有独立洗澡间:1=是;0=

1

互联网

家里是否有宽带:1=是;0=

1

能力资本

技能培训

村里培训的数量:1=少;2=一般;3=

3

 

信息获取能力

受访者是否用会手机电脑上网查有关农业生产销售或非农务工的消息:1=是;0=

1

社会资本

人际交往情况

受访者能否从亲戚朋友邻居处获得借款:1=是;0=

1

金融资本

金融服务

受访者近五年是否有正规金融机构贷款或购买其他金融产品:1=是;0=

1

农村基础设施

道路硬化

进村主干道是否硬化:1=是;0=

1

文化场所

村内文化活动场所:0=没有;1=不太好;2=一般;3=很好

3

体育活动场所

村内体育活动场所:0=没有;1=不太好;2=一般;3=很好

3

农村生态环境

垃圾处理

村里垃圾处理的评价:1=非常糟糕;2=比较糟糕;3=一般;4=良好;5=非常好

4

空气质量

村里空气质量评价:1=非常糟糕;2=比较糟糕;3=一般;4=良好;5=非常好

4

绿化情况

村里绿化情况的评价:1=非常糟糕;2=比较糟糕;3=一般;4=良好;5=非常好

4